12月21日下午15:00,我院在文科樓一樓學術報告廳開展一代國畫大師——傅抱石講學。黨總支書記、院長余旭,黨總支副書記張志勝、公共教研部副主任苗珍廷、辦公室主任王冬冬等教師以及我院學生代表來觀看此次講座。本次講座由新余市市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志剛主持召開。
講座伊始,余旭向學生介紹了主講人劉志剛。劉志剛是2004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國家二級美術師,江西省水彩藝委會委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新余市市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抱石印社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水彩、油畫方向的創作研究,繪畫作品多次入選省市各項展覽,獲得獎項十余項, 2020年3月在江西省電視臺滕王閣大講壇主講《一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研究關于傅抱石的課題2項。撰寫多篇傅抱石相關論文。并對劉志剛表示熱烈歡迎。
講座上,劉志剛對傅抱石進行了介紹,傅抱石(1904年一1965年)名中洲,字慶遠,又名瑞麟、長生,江西新余人。傅抱石是中國杰出的國畫家、金石家、美術史論家和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院長、美協江蘇分會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第ニ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劉志剛就傅抱石生平事跡為主結合傅抱石藝術成就全面分析講解傅抱石文化精神和藝術傳承。他講到傅抱石的山水源于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他的畫意蘊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后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傅抱石在藝術上崇尚革新,他的藝術創作以山水畫成就最大。在日本期間研究日本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融會日本畫技法,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進行藝術變革,以皮紙破筆繪山水,創獨特皴法-----抱石皴。其生動飽滿的授課內容令學生們全面深刻的了解了傅抱石的一生。
通過本次講學,大家紛紛表示對傅抱石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也會將抱石文化傳遞下去。我院也守抱石之魂,使抱石文化在故土生根發芽。